船载危险货物安全专项整治
来源:欧亚体育直播 发布时间:2025-03-21 07:53:44
产品详细描述:
船舶安全载运危险货物是水上交通安全形势持续向好的关键。船舶载运油类、危险化学品或易燃易爆、剧毒等危险货物,若发生火灾、爆炸或重大泄露事故,可能会引起船舶严重损害、环境严重灾难和人员的重大伤亡等事故。
自4月26日以来,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船舶载运危险货物安全专项整治行动,聚焦船舶载运危险货物安全风险,着力打击突出违背法律规定的行为,坚决消除重特大事故隐患,全方面提升船载危险货物本质安全水平,助力构建一体化水上交通安全治理新格局。
为保障船载危险货物集装箱安全出海,连云港海事局坚持问题导向,破解集装箱货物监管难点,聚焦消除事故隐患、缩短通关时间、降低通关成本等工作重点,成立全国首家海事海关联合查验执法监管基层站点——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连云港片区海事海关危险品联合查验中心,实施船载危险货物集装箱“全链条”管理新模式,推动监管与服务质效双提升,取得了实实在在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024年8月25日,连云港海事、海关执法人员对“温石棉”货物集装箱开展联合开箱查验。连云港海事局 陈杰 摄
2023年3月,海关总署批复同意连云港海事局共享南京海关部分报关数据。2024年6月,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同意连云港海事局共享危险货物港口作业申请和危险货物电子运单相关字段信息。连云港海事局综合运用有关数据,利用信息化手段将海事部门的船载危险货物申报信息、海关的进出口货物报关信息、交通部门公路和水路货物监管信息以及港口企业的进出口货物信息进行融合,智能比对“海事、海关、交通、港口”四方数据,针对不正常的情况进行多方信息通报和精准联合查验,实现“数据共享、智能监管”。
连云港海事局与连云港海关、连云港市交通运输局建立船载危险货物“1+4”联合查验工作机制,即工作人员依托智能数据信息运用,采取“共享获取信息、共同开箱查验、共认鉴别判定的结果、共通案情查办”的“四共工作法”,实现了船载危险货物集装箱从生产企业装箱到目的港卸船的“全链条”无缝监管。在此基础上,三家单位还建立了执法联动合作、信息交换共享和定期联席会议等三项制度,进一步提升了合作水平和监管效率。
2024年5月18日,连云港海事局联合交通局执法人员共同检查LNG罐柜。连云港海事局 陈杰 摄
针对辖区船载危险货物集装箱进出口链条中存在的问题和低效情形,连云港海事局采取“东出西进”双向服务举措,打通“东出”最初一公里和“西进”最后一公里,实现服务航运经济发展“全链条”。一是在“东出”方面,通过共享海关过境转关货物数据,与海关实施“源头查验”“联合查验”“一次查验”,为“一带一路”货物提供“温石棉”模式。温石棉货物自西方铁路运至连云港口岸再从海上出境中转量较大,存在没办法提供国内包装检验合格证明和换箱场地无危险货物经营资质等问题,对此,连云港海事局推出“不换包装+码头换箱”方式便利温石棉过境运输服务举措,实现了铁路集装箱和船用集装箱在本地无缝换箱,有效提升了货物中转效率,为中欧班列物畅其流注入了创新动力。该便利举措还惠及沿陇海线(连接江苏连云港与甘肃兰州的铁路线)经霍尔果斯口岸延伸至哈萨克斯坦一线。二是在“西进”方面,连云港海事局推出铁水联运“一箱到底”模式,通过联合查验机制,在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通过海关H986大型集装箱检查系统对过境集装箱进行自动化机检,共享互认执法信息,让危险货物通过“不掏箱查验”方式从韩国等发货地经本港中转后直达中亚国家,让“一带一路”境外水铁中转更加顺畅有序。
2024年11月20日,连云港海事局“新三样·新业态”服务保障工作室正式揭牌。连云港海事局 付浩文 摄
在“新三样”领跑外贸出口的背景下,连云港海事局向“新”突破,成立船舶载运“新三样·新业态”服务保障工作室,深入开展船载“新三样”货物安全监管研究,为辖区公司可以提供各类海运出口指导咨询服务,畅通“新三样”出海通道。一是针对辖区滚装船舱位紧张、散杂货船运输电动汽车需求突出的问题,制定发布《散杂货船舶载运电动汽车操作指南》,为码头公司和到港船舶提供技术参考。二是优化“新三样”货物集装箱查验方式,对于在异地装箱的“新三样”货物,以线上查验代替现场查验,对于在本地场站装箱的“新三样”货物,在装箱地同时完成装箱和现场查验,缩短通关时间,降低企业运输成本。
船载危险货物集装箱自贸监管新模式具有高质、高效的目标导向性,实现了对船载危险货物集装箱信息智能筛查和动态把控,使得违法案件查处更精准高效。自该模式建立以来,累计查处瞒报案件117起,涉及集装箱269个,案值总计约5000万元,查处效率同比提高了200%。查处船载危险货物集装箱装箱质量上的问题1127项,涉及集装箱793个,查处效率同比提高了300%。
2024年9月13日,海事执法人员在海事海关联合查验区查获冰晶石瞒报违背法律规定的行为。连云港海事局 付浩文 摄
互信互认检查结果,有很大成效避免了不同执法机构重复查验给行政相对人带来的困扰,减少了执法资源浪费,更提高了海事执法效率。同时,实现了传统监督管理模式向智能化、精准化、深度化科学监督管理模式的转变,减少了行政相对人在应对口岸查验过程中的时间和经济成本。以集装箱通关为例,自联合查验工作机制实施以来,平均节约通关时间约8小时,年度累计减少通关时间约14288个小时,平均单个集装箱可为行政相对人节约各类经济成本约1200元,仅2024年累计节约经济成本约200余万元,受到行政相对人的广泛好评。
下一步,连云港海事局将铸牢“主角”意识,坚持系统观念抓落实,持续开展船载危险货物安全监管创新,深入推动船载危险货物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努力打造“小而精、小而尖”连云港特色海事,助力“新三样”海上货物出口,为服务自贸区发展以及“一带一路”倡议贡献海事力量。
预防船舶机电设施故障专项行动进行时|案例分析86——设计缺陷和管理不到位导致主机起动故障反复发生
注意啦!《国际海运固体散装货物规则》第07-23修正案将于2025年1月1日生效